ADHD 小朋友的書包、抽屜是大黑洞!!!












年底大掃除🧹時間到了。在前文提及ADHD 的 #空間注意力 發展有問題,可以透過策略教導來彌補。 我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策略,簡單易用,趁這個機會,從整理書包開始,來教導小朋友整理吧。

#
ADHD
 小朋友的書包、抽屜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彷彿是個宇宙的黑洞,任何東西只要丟進去,一陣子就會不見,等到學期末整理的時候,又會從中跑出來。這實在是很糟糕的事情,因為會自動消失,常常造成誤會,前晚準備到半夜的作業,隔天變成忘記帶,本來操行良好、變成警告不斷。

這是ADHD 執行功能缺失-缺乏組織力的特徵。由於大腦前額葉的發展有些差異,ADHD的小朋友沒有辦法把注意力做妥善的安排,組織整理便有很大的困難。

🎒PACK 四步驟整理書包

在《教出組織力-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成功技巧》一書中,提出一個口訣 PACK (打包),教導小朋友整理:

🇵: 🗑️Purge: 清理,把混亂倒出來。

  1. 準備一個夠大空間。

  2. 在一旁放個大垃圾袋。

  3. 把所有的東西倒出來。

  4. 以最快的速度判斷,現在要、現在不要,捨棄無用東西。

  5. 把東西分兩堆(要放回書包的、要保管的)。 

💡 重點: 先「全部倒出來」比「在裡面慢慢挑」更有效。可一次看到全貌,減少遺漏與混亂。

🇦: 🏷️Accessorize:上標記。

  1. 物品貼上名條,吊飾,用不同顏色標記用途。

  2. 書包內用紅色袋子放課本、藍色袋子放文具。

  3. 每個抽屜貼上「文具」、「紙張」、「玩具」等標籤。

  4. 書包口袋貼上「明天要帶的作業」標籤。 

💡 概念: 對 ADHD 孩子而言,抽象的「規則」難以記憶,但具體的顏色或圖像卻容易長期保留。本步驟用外部提示來幫助維持組織。透過貼紙、顏色、文字等視覺線索,把「記得要放哪裡」的任務從腦中搬到外部世界,讓環境成為孩子的第二個大腦。

🇨: 🗂️Categorize:分類。

  1. 將要回放物品做大分類(如:書、文具、紙張、玩具等)。

  2. 只把明天會用的留下,其他歸檔。

  3. 根據分類或使用順序收回書包。

  4. 可拍照或繪製「收納地圖」,作為重新整理時的索引。

 💡 重點: 以「使用情境」而非「物品種類」分類,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 🌟Keep: 保持好習慣。

  1. 每天定時共同整理,幫助小朋友養成習慣。

  2. 每週大整理,系統重構,隨著學期進展,重新修正整理規則。

  3. 正面鼓勵:「你今天自己收好文具,很棒!」

整理是一個長久的議題,生活總是有一大堆外加事情跑出來、未完事項的堆積、讓有整潔的空間變為混亂。大人可以運用 #PACK 策略,教導小朋友,定期的檢查、掃除、建立規則、執行、保持,培養出一套對一輩子都有用的良好精神衛生習慣。💯


延伸閱讀:
🔗有聲故事書繪本宇恩的超級寶藏箱  
📚唐娜.郭德堡 Donna Goldberg 教出組織力-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成功技巧 久周文化 2008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