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找到屬於孩子的「冷靜魔法」—替代行動的祕訣
上次我們提到了教孩子說出「我需要幫忙」🗣️,以及如何用語言來代替拳頭👊表達情緒。這些方法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與他人溝通,減少衝突。然而,當孩子情緒強烈時,除了語言表達,還需要有具體的替代行為來協助他們冷靜下來❄️。
這次,我們要談的是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冷靜魔法」,也就是讓他們在情緒失控爆發前,還可以選擇的方式來舒緩情緒💆,避免暴力行為的發生⛔。
🔍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替代行動
孩子的衝動行為往往來自於無法適當宣洩的情緒😣。因此,提供適合的替代行動,能讓孩子有另一種方式來表達或發洩情緒,而不必訴諸暴力。關鍵是跟孩子一起決定,而不是大人單方面指定。可以試試以下步驟:
🌈步驟一:一起探索孩子的「冷靜選項」
觀察孩子在生氣或煩躁時,他是否已經有某些習慣的冷靜行為?如果沒有,可以一起討論,試著找出一個適合他的「冷靜魔法」。每個孩子能接受的冷靜方法都不同,所以一定要與孩子一起討論,再找出最適合他們的方式。例如:
- 🏃動態型孩子:需要身體活動才能紓壓,例如跑步、跳繩、撕紙,擠壓橡皮泥。
- 👂感官型孩子:透過特定感覺刺激來穩定自己,例如握住一個柔軟的玩偶、聆聽舒緩的音樂。
- 👥社會型孩子:會去找特定的人,透過說話或陪伴來整理情緒,讓情緒釋放出來。
你可以問孩子:「當你很生氣或緊張時,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比較舒服?」從他們的答案中找到合適的策略。
🌈步驟二:提前練習與建立習慣
替代行動需要在平靜時先練習,例如,假裝生氣,然後引導他去做他選擇的冷靜行為,這樣當真正生氣時,他比較能夠記得使用。否則等到孩子情緒爆發時,很難臨時想起來。一些提示:
- 🏡給予環境提示:和孩子一起設計「冷靜角落」,讓他知道生氣時可以去那裡休息。
- ⏳給予時間練習: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練習幾次,例如:「我們來試試看,當你不開心時,去捏黏土看看。」
- 👍提供正向回饋:當孩子願意嘗試新的冷靜方法時,給予鼓勵,例如:「你剛剛選擇去畫畫來冷靜,真的很棒!」
🌈步驟三:當場提醒
當孩子快要失控時,我們可以溫和提醒:「你還記得我們說過的冷靜方法嗎?現在可以試試看哦。」
如果孩子一時沒有辦法遵守,也不要責備,而是說:「沒關係,我們再練習看看,下次試試早一點做。」這樣能減少孩子的挫折感,讓他們更願意嘗試。
📝家長小作業:陪孩子找到冷靜魔法
這週試試看:觀察孩子在生氣或煩躁時,他是否已經有某些習慣的冷靜行為?如果沒有,可以一起討論,試著找出一個適合他的🧙♂️「冷靜魔法」 ,並在平靜時練習。
當下次孩子情緒激動時,提醒他使用這個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一起找找孩子的冷靜魔法
試試看吧!找個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問問他:「下次生氣時,你想試試什麼方法來冷靜?」幫他選出1-2個選項,並在他真的生氣時引導他使用。如果成功了,記得給他一個微笑或鼓勵的話!如果有心得,歡迎留言跟我分享,我們一起幫助孩子更穩定地面對情緒!
🌼結語
這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經過這幾篇文章的討論,我們一起探討了孩子暴力失控背後的原因、家長能如何回應與調整環境,以及如何教導孩子使用求助、語言表達與替代行為來減少暴力行為。這些方法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耐心、重複練習與持續調整的過程。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家庭的挑戰也都不同,希望這些分享能讓您在面對孩子情緒失控時多一點方向與信心💖。我們一起努力,讓家真正成為孩子安心成長的避風港🏡!
延伸參考閱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