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孩子會突然失控?—揭開暴力行為背後的真相
每隔一陣子就會聽到家長憂愁的跟我說:「我的孩子一向很乖,但有時候會突然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我問他為什麼,他只說『不知道』,我真的很不喜歡他這樣,讓我很討厭!」😩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這次,我想跟大家聊聊,孩子的「暴力行為」背後藏著什麼訊息,以及為什麼他們常常回答「不知道」。🔍這個系列會分六個單元,讓我們從暴力背後的本質開始。
🗣️暴力是「孩子的訊息」
孩子突然失控,不是單純的「壞脾氣」😤,而是他們在用行動傳達一些內心的訊息💡。對大人來說,我們壓力大時可能會大聲抱怨或找人傾訴,但孩子不一樣——他們的內心有想表達的事情,卻常常缺乏用言語說清楚的能力。所以,當他們覺得不安、委屈或生氣時,可能就用吼叫、砸東西甚至打人來「喊出來」。
舉個例子,我曾遇到一個小朋友,平常跟同學相處不錯,但有次突然在教室推了同學一把。事後問他為什麼,他只是低頭說:「不知道。」後來我們慢慢聊,才發現那天他在操場玩得很開心,卻被老師責備「怎麼不快點回教室」,他覺得不公平又有點害怕,卻說不出來。對他來說,推人就是一種「訊息」,告訴我們他心裡有東西卡住了。
❓為什麼孩子說「不知道」?
當我們問孩子「為什麼打人?」時,他們常常回答「不知道」「不曉得」,或者乾脆沉默不語😶。這不代表他們故意隱瞞,而是因為他們的內心還沒發展出足夠的能力,去把自己的感受、想做的事或想傳達的訊息,用語言清楚表達出來🗯️。對孩子來說,情緒就像一團亂糟糟的線,他們自己也搞不清楚,只能透過行動讓大人看到。
這在台灣的孩子身上特別明顯。課業壓力、家庭期待,甚至連假日家族聚會時親戚的問話,都可能讓孩子心裡堆滿情緒。比如有個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每次聚會後都會鬧脾氣,問他為什麼,他只說「不曉得」。後來發現,是親戚一直問「考試有沒有第一名」,讓他壓力很大,但他不會說,只好用發脾氣來表現。
⚡生活中常見的「引爆點」
既然暴力是孩子的訊息,我們可以試著找出這些訊息的來源。根據我的觀察,有些常見的「引爆點」可能是:
- 🔊噪音或混亂:像晚餐時間大家搶著講話,或學校下課太吵,讓孩子腦袋「塞住」。
- 🚫突然的責備:孩子正在開心做事,卻被大人打斷,還被罵,可能瞬間爆發。
- 😩累積的壓力:寫不完的作業、補習班的疲憊,這些都可能是孩子想說卻說不出的訊息。
🎧從理解開始,聽孩子的「訊息」
下次孩子失控時,別急著生氣或逼問「為什麼」,試著把他當成一個不會說話的小信差,想想他可能在告訴您什麼。問問自己:他剛剛遇到什麼事?有沒有什麼聲音、人或情境,讓他不舒服?找到這些線索,就能幫他把「暴力訊息」轉成可以解決的問題。
📝家長小作業:觀察孩子的訊息
想更了解孩子嗎?下週如果他突然發脾氣,請拿出手機或筆記本,記下「發脾氣前 5 分鐘發生了什麼」。是聽到什麼聲音?跟誰講話?還是做了什麼事?然後輕聲問問他:「你是不是有什麼想說的?」就算他說「不知道」,也沒關係,您的觀察已經是幫他的第一步。
孩子突然失控,的確會讓家長覺得無力,但只要我們願意多一點耐心,去找出背後的原因,就有機會幫助他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下次我會再跟大家聊聊「大人的話怎麼說,孩子才不抓狂」。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或經驗想分享,歡迎留言給我,我們一起來幫孩子找到平靜的路!
延伸參考閱讀:
🔗2.大人怎麼說、怎麼做,才能少點失控?—從我們的角色到找出觸發條件🔗3.如何預防暴力,讓家成為避風港?—實用策略與溫暖關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