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被讚美的孩子

 

「多讚美孩子,讓他有自信❣️」
這句話你一定聽過吧?
但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一被稱讚,反而會退縮、低頭、甚至躲起來——
好像「讚美」變成了一種壓力。

為何有些人對讚美感到不自在或反感呢?曾經出版「沒有人喜歡我:人際關係從小開始」教養書的臨床心理學博士Eileen Kennedy-Moore說這有幾個原因:




1. 讚美引來了非預期的注意😨


害羞、內向的人,往往不喜歡成為焦點。公開場合讚美他的時候,反而觸發了他的害怕:「大家都在看我,我該怎麼辦?」。

👉 避免在眾人面前誇他,當下可用微笑、貼圖、紙條等方式表達肯定。
在安靜的時刻說一句:「我剛剛看到你很用心,我很開心。」就夠了。

2.  讚美跟他所想的不符🙄

當讚美跟自己的認定不一樣時,會增強負面的自我批判。例如:「 你真的是最好的」過度誇大的讚美,他心中的回答是「這又沒什麼。」。引發這樣的內心對話,反而會讓他們去注意到自己不怎麼樣的地方,適得其反。

👉 解方:說具體一點。例如:「讚哦,你離開座位前完成了作業,我看到你在努力。」 或者,也可以描述他的行為如何改變他人。 比方 「你姊姊很高興你把他算一份在內。」重點是描述行為,不是貼標籤。

 3. 讚美變成了壓力😔

「真是太棒了,下次也可以喔。」 ,很常見的讚美同時併有期許。可是就是這個期許,讓讚美變成討厭的話。 「 我這次做得很好,但我不確定我下次是否也可以做的很好。」

👉 改為關注「進步」而非「結果」。
例:「比上次快寫完一點了喔!」、「今天自己想出方法,太棒了。」
這樣孩子會感受到成長,而不是被比較。


4. 不知如何回應😖

一些不善於表達的人,收到他人讚美時,往往會讓他感到尷尬,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有些孩子被誇會尷尬:「要說謝謝嗎?還是搖頭?」

👉 可以練習怎麼「接下讚美」:微笑、點頭、說「謝謝」。
像接到小禮物一樣收下,讓彼此都覺得溫暖。

讓讚美成為安全的交流

不喜歡讚美的小朋友,往往是他過去曾經收到不明確或非好意的讚美,導致聽到讚美時,觸發個體的防衛機轉。當我們願意調整方式,讓讚美變得溫柔、具體、可被接住,孩子就能慢慢學會相信:「被看見,是一件安全的事。」💖。


延伸參考閱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