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閉新生適應問題處理建議

 






Q:學生表現出對團體生活的敏感、情緒控制不佳、人際衝突、對科系無興趣、無病識感及家長保留態度,高度符合自閉症光譜障礙(ASD)特徵,如感官過載、社交誤解及僵化思考。面對這樣的學生,資源教室輔導員如何處置:對於學生在校的安全?

A:以下整合 S.C.A.R.E.D. 模式危機介入,協助輔導員、學校及家長有效介入,確保安全並建構支持計畫。

1. 理解行為與診斷

學生的行為(如對人群、噪音、觸碰敏感,誤解他人,負面思考,肢體衝突)並非故意操縱或「發脾氣」,而是對感官與社交過載的災難性反應(Catastrophic Reaction / Meltdown),其核心情緒為恐懼(Fear/Terror)。這與自閉症光譜人士認知風格有關:他們常呈現單調型(Monotropic)專注,難以處理多重感官輸入或預測他人意圖,常被誤解為缺乏同理心或自私。輔導員先跳脫負面框架,理解這些為ASD的核心症狀:
  • 感覺過度敏感:學生視校園為混亂、不可預測的環境,易引發感官過載。
  • 社交與溝通困難:難以解讀非語言線索,導致誤解與衝突。
  • 固著性與僵化思考:高度需求常規,凡事往負面解釋,增加焦慮。 建議盡快轉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進行正式評估,以確認診斷並排除其他因素(如情緒障礙)。這不僅有助於家長理解學生「不讀書」的背後原因,同時評估是否達身心障礙標準,連結特殊教育資源與社會福利。

2. S.C.A.R.E.D. 危機處理

面對孩子情緒暴動,  S.C.A.R.E.D. 模型提供介入步驟,從確保安全開始,逐步到制定計畫。整合行為管理策略,可在危機發生時即時應用,並預防未來衝突。預防衝突並促進適應:
  • S (Safe):移除刺激,帶學生至安靜空間;避免觸碰或社交壓力。調整環境:安靜座位、抗噪耳機、擁擠時段獨立區域。建議休息評估就學準備。
  • C (Calm):輔導員保持平靜,用具體語言,教深呼吸或「冷靜角」休息。
  • A (Affirmation):承認學生努力,驗證恐懼:「我知道這很可怕,我在幫你。」
  • R (Routine):支持常規,與家長制定可預測作息,減少焦慮。
  • E (Empathy):從學生視角理解,勿逼迫談情緒或眼神接觸。
  • D (Develop a Plan):與學生、家長設計危機計畫,納入興趣,預演應對情境(如社交故事)。

3. 特定問題處理

  • 無興趣與家長規劃:強迫就讀無興趣科系加劇壓力。討論替代安排(如轉系),引導家長長期規劃。
  • 無病識感、不服藥:建立信任,聚焦行為介入,而非強迫服藥。以文字化方式呈現資訊,減少誤解。家長保留時,強調資訊來自學生本人最可靠,破壞信任會阻礙介入。
  • 衝突與情緒:用視覺提示預演情境,結構化作息減少焦慮,教替代行為如尋求安靜空間。

4. 資源與支持

輔導員勿成唯一窗口,避免耗竭。可與原本的醫院聯繫,了解醫療端的治療計畫。輔導員與行政、特教老師、家長合作,建立支持團隊,並建立界線: 輔導員聚焦支持,專業診斷交由醫療端。學生請假休息期間制定計畫,復學前預演,結構化環境減衝突。

總結

對學生的行為問題,應視學生行為為恐懼反應而非反抗,利用 S.C.A.R.E.D. 確保安全,透過診斷與行為策略建構支持。學校應以信任為基礎,與家長合作,避免倉促行動。如此,顧及學生福祉,並維護全班安全的目的。

延伸參考閱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