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 ADHD:了解分心現象與練習覺察的力量
注意力,這項看似簡單的有沒有專心的認知能力,其實際運作機制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注意力表現受到工作記憶廣度、作業的認知負荷、個人的背景知識以及當下注意力調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有效地維持專注。(參考閱讀:分心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分心,本質上就是注意力從當前的事情上漂移到別處。這種現象有時是有意的,例如選擇去想其他事情;有時則是無意的,注意力莫名其妙跑到別的念頭上。
分心還可分為有覺察和無覺察的狀態:
- 有覺察的分心是我們注意到自己在分心,意識到注意力偏離。
- 無覺察的分心則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注意力的漂移,就這樣走神了。
💊 藥物的幫助與雜念的增加:硬體與軟體
藥物可以提升大腦的運作效率,有效減少心神空白,讓我們的注意力不至於完全斷掉,保持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狀態。然而,當心神空白減少時,如果沒有適當的運用,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心神漫遊或雜念,因為藥物提升了認知資源,讓內隱思緒更容易浮現。(參考閱讀:治療ADHD藥物的作用機轉)
雖然不再那麼容易完全失去注意力,但心神漫遊仍然可能干擾專注,讓我們更難集中在學業上。因此,我們需要找到方法來更好地管理這些分心。
我們可以將藥物比喻為提升了電腦的「硬體」效能,使其運作更順暢。但若沒有適當的「軟體」(即覺察力與管理策略),這些被提升的效能可能被無效的程式(心神漫遊)所佔用。
🧘♀️覺察的力量:練習覺察幫助管理分心
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練習覺察,也就是培養對當下狀態的注意力。根據心神漫遊的「覺察調節假說」,覺察當下能幫助我們及時發現注意力的偏離,進而重新調整,減少無效的心神漫遊。這背後有其神經科學基礎:覺察訓練被認為能增強預設模式網絡(DMN)與中樞執行網絡(CEN)之間的協調。透過覺察練習,個體能更有效地抑制與分心相關的DMN,並啟動負責專注的CEN,從根本上改善了腦網絡的協調。
這裡有一些練習覺察的小方法:
- 正念呼吸:每天花幾分鐘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氣息的進出。如果發現注意力跑掉了,不用責備自己,只要溫柔地把注意力帶回來。
- 注意當下的感覺:走路、吃飯或洗澡時,注意這些動作的每個細節,提升對當下狀態的覺察。
- 注意思緒的流動:讀書或聽課時,如果發現自己在想別的事情,試著不去評價,而是讓這些想法如飄過的雲般過去,再把注意力帶回當前的事情上。
- 覺察「任務轉換」:從一個任務轉到另一個任務時,通常是分心的高峰。在每次轉換前,花30秒閉眼、深呼吸,有意識地結束前一個任務,並將注意力導向新任務,這能減少無意識的心神漫遊。(參考閱讀:從正念出發:支持ADHD孩子的有效溝通)
- 結合運動與覺察:在跑步時注意腳步與地面的接觸感,或在游泳時感受身體在水中的流動。這不僅能幫助他們管理過多的精力,也能強化對身體的覺察力。
💓 大分心的時代,對於ADHD大學生的建議
在大分心的時代,注意力管理對ADHD大學生來說可能格外困難,但這並不說無法改善。藥物可以幫助減少心神空白,但要真正保持專注,還需要練習和努力。
練習覺察是一個管理分心的有力工具。透過不斷練習,我們能逐漸減少無意識的心神漫遊,更加主動地控制注意力,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和滿足感。每次發現分心並將注意力帶回來,都是向自我掌控邁出的一步。
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幫助。當你發現自己走神時,試著溫柔地提醒自己,把注意力帶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吧。(參考閱讀:8. 經常分心:練習分心挽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