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個社會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個案越來越多?

 

在特殊教育系統當中,ADHD多被歸入情緒行為障礙。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 97學年度情緒行為障礙僅2921人,到了108年上升至4874人。同時段智能障礙從20909人 減少到14139人。經歷了基因醫學發展及少子化的影響,智能障礙如預期的人口減少,但情緒行為障礙卻增加60%。這數字僅僅是只有列入特教通報的個案,尚無考慮到沒有提報或沒有情緒行為問題的ADHD。實際上,診斷為ADHD 的人口亦逐漸增加中📈。

雖然大部分的家長會擔心孩子因被標籤化,而抗拒帶孩子看精神科,幾年前民間也有團體站出來呼籲孩子不吃藥。但當新學期開始,家長便紛紛詢問哪裡有兒童精神科醫師門診,另一方面,醫院/診所徵人啟事上,徵求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的缺額不斷增加。似乎反對聲浪越大,需求就更多,到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的世界正在改變:

注意力的需求、投入的重點會隨著環境條件跟教學要素而有所改變。工時縮短,一樣的時間內要達到同樣的成效,注意力的要求就需要增加。高科技讓現代訊息的呈現變得非常快速,造成需要學習的資訊量增加。過去傳統教學的節奏,學生需要投入的專注程度沒有像現在資訊化導入後這麼高。以前老師板書呈現佈題需要時間,目前投影機一開就可全部呈現,學生上課中所要學的知識量比以前更多。這使得注意力不夠的小朋友很容易就面臨學習困難,跟不上進度,進而衍生情緒行為問題。

究竟注意力不足過動要不要讓孩子走醫療模式,帶孩子去看醫生呢👨‍⚕️?

治療ADHD當然不是等於吃藥,是有可能藉由家長以及ADHD 者本身的努力來改善ADHD症狀的 。但有時家長不了解ADHD,而採取不是那麼合適的作法,在我們的觀察常常有過高期待效果以及過度包容副作用的現象發生。 曾經有家長跟我說他找到一個訓練所安排他三年級的孩子上大動作的訓練,透過這樣的動作訓練,讓孩子學到在上課能注意到老師的指令, 上課便可以乖乖的,不會被老師寫聯絡簿。聽指令做動作的訓練應該在小朋友3歲就會了,對於一個9歲的孩童,要去練習聽到搖鈴鐺就舉手的注意力動作訓練,這應該是很無聊又過於簡單的課程。 另一方面,家長似乎對於非藥物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有過度的寬容,曾經有家長這樣跟老師說:「老師如果他亂動,你就用力給他打下去就好了。」,卻沒考慮到小時候被老師體罰的印象,成年後仍然會在心中有深刻的烙印,造成更多人格養成的問題。

⚕️醫學有一定的嚴謹性,精神科疾病並非如內科的治療方式開檢驗單、做檢查,然後吃藥就好了。基本上,精神醫學是全人的概念,對人的了解,從生理、心理、社會環境觀點中去認識,透過對人真正全面完整性了解後,找出協助的治療方式。方式也不僅是只有藥物治療,可能還需配合行為、心理、家族治療等多元方式進行。

建議在還沒有出大問題前,對於有些不專心、略微皮一點,處於很邊緣的個案,最好的策略就是定期觀察與追蹤🔎,運用如特殊教育鑑定常用的「轉介前介入」,以有效的策略,先進行積極的監控跟管理。如果只是適應的問題,有效的策略就會改善,反之,如果不是環境、教養的問題,就可以讓小朋友得到該有的治療,定期的追蹤,不用因為不了解小朋友的限制,等到有狀況時,父母在時間跟資源的限制下,受到外來的壓力後,不得不被迫選擇不喜歡的決定,這樣就很難受了。


🔗Reference

留言

熱門文章